描述

北京市最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上半年投产

浏览: 作者: 时间:2019-04-08
通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日前接近竣工,将于上半年投产。记者从北京国资公司获悉,这项全国环保示范工程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市处理量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日处理量可达4000吨。

作为通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北京国资公司打造的全国环保示范工程,由北京国资公司所属绿色动力集团与通州区政府以BOT方式投资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2.39亿元,将于今年上半年投产。投产后,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2250吨,年发电2亿度。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主厂房建筑已基本完成,综合办公楼具备移交条件。设备方面,1号锅炉高温烘煮炉工作即将结束,下一步将开展2号、3号锅炉的高温烘煮炉工作,同时也为后续的吹管及72+24小时试运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二期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开工,一、二期工程全部竣工后,项目垃圾日处理能力可达4000吨,将成为本市处理量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面满足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垃圾处理需求,助力通州生态文明建设。

 从今年1月起,美国西海岸的许多州面临着废品堆积的问题,俄勒冈州一位废料回收商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担忧地表示,从年初开始,由于只进不出,他的库存已经开始“失控”。在他身后,是堆积成山的大大小小废弃塑料包装,排列成两座“高山”。

  短短几个月,“垃圾危机”登上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新闻头条。

  从2017年7月开始,中国向世界宣布将不再接受废弃塑料、废纸、废弃炉渣、废弃纺织品、废弃矿渣等24种进口固体废弃物。在过去20年间,世界上约一半的可回收物品都被运往中国。随着2018年1月禁令生效,这些被俗称为“洋垃圾”的外来固体废弃物不得不“另谋出路”,同时也向全世界提出了一个问题:自己的垃圾到底该去哪儿?

  在从事多年垃圾分类工作的环保志愿者陈立雯看来,这是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全球都在面临着挑战,中国也有自己的挑战”。